第三节 灭绝手段必然出现(之三):科学理论必然突破

  科学发展到今天这样的高度,科学理论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作用是根本性的,科学在某一方面形成理论上的突破,必将带来一系列的科学技术的突破,而这一系列的科学技术的突破,又必将导致更多的科技产品与科技手段的突破性的革新和提高。

  因此,再回过头来思考人类的自我灭绝问题,其实我们最担心的并不是根据现有科学理论进行的灭绝手段的推断,因为,根据现有科学理论要制造出灭绝人类的工具,其复杂性和操作难度往往较大,那些对人类持仇恨态度的人要想获得并使用这样的手段有可能不很容易。

  最可怕的是科学理论会在某一方面有重大的突破,尤其是革命性突破,这种突破有可能产生的新的灭绝手段将是今天的我们无法想像的,它必定会包括这样的特征:要获得和使用这样的手段会非常方便而且容易,且这样的手段其威力极其巨大、神奇和怪异。

  那么,要是真的获得了这样的理论突破,在我们研究人类自我灭绝的手段能否出现的问题时,对其必然性的评估很可能就会像今天去推测人类是否有朝一日有能力登上火星那么肯定;就像我们二十多年前研究未来是否可以把那种笨重的“大盒子炮”式的手提电话改造成今天这么小巧玲珑、便于使用理所应当地必然。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人类的灭绝就指日可待了。

  一、科学的循环突破规律

  首先让我们来定义两个名词:

  1、革命性真理。革命性真理是指一个全新的理论的诞生,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几乎全盘否定了过去的主流理论,并使之成为谬误,那么,这一全新的理论称为革命性真理。

  哥白尼的日心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就是革命性真理,它们是对一千多年来根深蒂固的地心说的全盘否定,是对神创论的全盘否定,这样的否定使传统的宗教神学无立足之地,从而彻底动摇了宗教封建愚民统治的根基。革命性真理的诞生,以及革命性真理被人们不断接受的过程,也是一次思想解放的过程,它对科学发展的走向,包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必将产生深刻、长远的影响。

  因此,一个革命性真理所影响的绝不仅仅只是它本身所在的学科,它触及的范围必定会包括政治、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经济等等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2、革命性理论。革命性理论是对过去的理论或者过去的技术进行修正、归纳、总结、加以提高并使之系统化,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解释,由此将科学推至一个崭新的高度,这种针对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全新解释,统称为革命性理论。

  革命性理论不是对过去的主流理论的全盘否定(但有可能对过去的技术进行全盘否定),而是继承和发扬,它剔除了过去主流理论中的不合理部分,并糅合进更实际、更丰富的内容。革命性理论也有可能是对过去不系统理论的全面归纳、总结,在剔除其不合理成分后加以提高,使之成为一门完整的全新的学科。

  如相对论的建立就是一个革命性理论的建立,相对论不是对过去以牛顿力学为主体的物理学的否定,而是继承和发扬。遗传学的建立也是一个革命性理论的建立,与相对论不同的是,遗传学的建立是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并使生物遗传成为一门全新的学科。

  革命性理论的建立必然会促进一系列科学技术的革命,就如没有相对论就不可能有震撼人类的原子弹爆炸;没有遗传学作为基础,就不可能有之后的基因工程的诞生。

  革命性理论与革命性真理并无从属关系,革命性真理不一定包括革命性理论,革命性理论也不一定包括革命性真理。革命性理论这一概念强调的是某一科学领域的理论成就,而革命性真理这一概念强调的是对人类社会的震撼力。

  革命性理论又可分为重大的革命性理论和学科的革命性理论。因为现代科学已有许多的分支,每一个大的学科下面分为许多子学科,子学科下面又再分为许多二级子学科,依此类推还有三级、四级子学科等等。每一个学科都有可能产生革命性理论。

  科学的发展呈波浪曲折的方式向前推进,虽然我们很难具体预言未来较长时间内会获得怎样的科学成果,但是,科学的发展却是有规律可循的,科学的突破也明显地呈规律性,这是一种非直线的循环规律,这里将其称之为科学的循环突破规律,或者简称为循环突破规律。

  循环突破规律可用以下“循环突破规律框图”表示,现在就让我们来结合下图对循环突破规律进行具体分析:

        

  1、一级循环是人们对科学最早的思考、研究和总结过程。在这一循环中,一级观察是人们最初对自然的了解,作为智慧人类对这种观察会进行思考与归纳,这是最早的相关科学研究,称之为一级分析,在此基础上科学家将这些观察和分析进行总结、提高并系统化,使之成为一级革命性理论。一级革命性理论的建立是科学的重大突破,同时它又标志着科学的一级循环已经完成。

  一级革命性理论将指导科学家对目标事物进行二级观察。需要强调的是,二级观察是在已经有了一级革命性理论指导下的观察,事实上已经是一种更加理性的观察,对于观察的结果科学家将进行二级分析,同样,这种分析也是理性的分析,二级分析既是在一级革命性理论的指导之下,又是对一级革命性理论的检验和质疑。于是,科学家在进行二级观察和二级分析之后,将对一级革命性理论进行修正、剔除、增补、提高并系统化,由此,一种新的革命性理论诞生了,这就是二级革命性理论,至此,完成了科学的二级循环。

  二级革命性理论作为一种比一级革命性理论更完善、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论,又将指导科学的第三级观察和第三级分析,从而开始科学的三级循环。如此反复,一直将科学往前推进至第N级循环,并还将继续下去。

  2、循环突破规律所揭示的科学循环可以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也可称为母循环和子循环。如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不仅物理学的发展遵循循环突破规律,电磁学的发展同样符合循环突破规律。

  但是,作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电磁学的突破循环只能算是物理学的突破子循环,而电磁学一级循环的突破性成果即一级革命性理论,在近代物理学中只能作为一个阶段性成果,算作近代物理学三级循环中的“分析”的一部分。

  同时,电磁学还有自己的分支,电磁学相对于物理学循环虽然属于子循环,但是,相对其分支学科和分支技术的突破循环,自己又是母循环。

  3、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跨越可言,循环突破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为之后的突破进行的铺垫,因此,哪一个环节都缺一不可,不论是科学理论还是科学技术都是如此。

  正因为科学的发展没有跨越性,我们对未来科学进行展望时便很容易受科学现状的局限与迷惑,导致对科学在未来发展中所能爆发的巨大威力常常严重估计不足,总是习惯于用今天科学的威力作为简单的参考,去评估未来科学的威力。

  4、普通人和科学家在科学循环中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普通人更多的是以感性认识科学,而科学家则是以理性认识科学,因此,普通人在对科学发展的心理承受和理解上要滞后于科学家。

  但是,不论怎样,一个革命性理论的诞生,开始总会有很大一部分人难以相信,甚至非常抵触,这不仅包括普通人,也包括了许多科学家。由于人们已经从心理上习惯了之前的主流理论,而革命性理论往往相对过去的理论具有一定的跳跃性,而且跳跃的幅度一般都会超过人们的经验,这就必然导致人们会怀疑革命性理论的正确性。革命性理论在诞生之初遭到怀疑与攻击是一个普遍现象,可以把这一现象称之为人们对科学发展的跳跃不认同心理,或者简称跳跃不认同。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这种跳跃不认同心理,今天还有许多人都坚信人类现在掌握的科学理论已经是接近极限真理了,这便是跳跃不认同心理在作怪。但是,让人十分忧虑的是,就在跳跃不认同心理严重影响人们对未来科学的评估的同时,我们却发现有一种与之十分矛盾的现象正强烈地影响着当今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毁灭性的警醒,这就是人们对不断涌现出的科学技术成果变得越来越麻木。

  19世纪初当照相技术发明时,照一张相要在阳光下一动不动地坐上几个小时,即使这样,新奇的人们也还愿意试一试。X射线刚发现时,人们奇怪万分,很快成为街头巷尾的议论话题,谁都想通过X射线看一看自己的身体内部结构,包括王公贵族也是如此。当电灯还处在试验阶段时,就已经把那些记者惊得目瞪口呆。然而,今天我们却看到,几乎任何一个创造发明或者任何一个新的科学发现却再也难以引起人们的惊奇与轰动,人们见得实在太多了,每天都有无数新的科技产品的面世,不需要多长时间就会不知在何种行业,或者哪一个学科有新的重大突破,对这一切人们早已经习以为常。

  同时还会发现,过去一项发明创造的出现,必定会引来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和关注,在议论其新奇的同时,还要展望这一成果的未来,并大量评论这一成果可能会引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后果,因此,这一成果未来对于人类的作用总是能够讨论得非常透彻,不论正面作用还是反面作用都是如此。

  但今天,人们连原子弹爆炸都经历过了,连宇航员登上月球都见识过了,连机器人横扫所有与之挑战的世界顶级围棋高手都看到过了,哪怕再有更大的科技成果也早已引不起惊奇。而对铺天盖地、层出不穷的一个个科技新成果,在引不起很大新奇的情况下,也就不愿过多地去展望和评估其未来,也许有理性人士也会反复提醒其未来有可能会造成的危害,但由于熟视无睹,对此人们早已提不起多大兴趣。这种在接受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时表现出的全社会麻木的现象,这里称之为发展麻木。

  发展麻木还源于这样一个因素:评估科学技术安全性的人一般都是科学家,而具体评估某一项科研项目和某一项科学成果的安全性的人又往往是从事这一研究的科学家本人,或者是与此相关的研究人员,如果对这一项目和这一成果的评估结果是正面的,不论是对于这些科学家个人的身份和地位的提高,以及对于他们有利于争取到研究经费,还是有利于将这些成果投入生产应用后其个人经济利益的获得等等方面都有好处。受人性的视界利益性所左右,科学家一般都会否认或者淡化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的危害性。

  同时,由于资助其研究的企业(包括研究机构和学校)也希望通过这些科研项目和科学成果获得利益,因而也就自然会默认,甚至要求或鼓励科学家将其危害性进行否定和淡化。

  那么,发现麻木必然导致危机麻木,当对一切科学技术成果都毫不思考地理所当然地接受之时,也必然会对科学技术成果的负面作用表现出麻木不仁。然而,灾难总源于麻木,在滔天巨浪到来之前,海面常常非常平静,但暗流却在海底涌动,当全社会都已麻木之时,一场毁灭性的灾难说不定就在前方过去不远。

  二、科学发展的裂变式加速规律

  生活在今天,人们常感到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总在觉得知识不够用,总在承受一种必须保持不断学习的压力。因为,每当一觉醒来,我们会发现自己过去学过的许多知识已经老化,而世界却不知又冒出来了多少闻所未闻的新鲜东西,如果不去掌握就很难在社会上生存,因此,常常会无比感叹地说,我们赶上了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

  确实如此,今天这个年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也是一个科学爆炸的年代,而且越是走向未来,这种爆炸的威力越是猛烈。之所以会出现知识与科学的爆炸,其根源就在于科学是在呈裂变式加速发展,对于这样的科学发展方式,可以总结为科学发展的裂变式加速规律,或者简称为裂变加速规律。

  就裂变加速规律可以简单阐述如下:科学的发展必然导致各门科学理论和各项科学技术不断出现分支,而这些分支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又各自遵循循环突破规律继续发展,它们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又将再次进行细分,分支出更多的新的理论学科和技术门类,经过再次细分后的理论学科与技术门类同样会遵循循环突破规律继续发展。依此类推,从而使得科学的发展呈裂变式加速状态,于是形成了科学与知识的爆炸,而且这种爆炸的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越来越猛烈。

  以物理学为例,现代物理学最初主要是力学和天文学,经过裂变后细分为包括力学和天文学在内的电磁学、光学、热学、声学、统计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等等。而上述每一学科之后又细分出了许多的二级、三级甚至四级子学科以及各种技术门类。

  那么,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今天的科学分支,可能任何人都难以精确地统计出到底细分出了多少学科,至于这些学科分支中所包含的技术门类更是数不胜数。

  站在科学的循环突破规律的角度观察,正是这一大堆细分学科,以及由它们派生出来的技术门类,各自共同不停地按照循环突破规律往前推进,从而导致大的学科的所出成果其数量极其巨大,因为大学科的成果是在相加了每一细分学科与技术门类所累积的成果之后的数量。由此预示的是,当一个更新的革命性理论诞生后,其巨大的爆发能量必然远远超出之前的革命性理论的爆发能量。

  要特别提出的是,通过裂变所细分出的学科,还会影响并波及本学科之外的科学领域,这就会导致不知什么时候会诞生出一个完全独立的全新的科学学科。就像生物学的出现一样,它完全独立于物理学和以前的其他学科,属于一门全新的学科。而类似于这样的新的学科的不断出现,在已有的科学学科对人类整体生存的威胁已经是防不胜防的情况下,还会带来怎样的雪上加霜,谁都无法预料。